ETC促推智慧停车加速升级
发布日期:2025-02-21 作者:ETC促推智慧停车加速升级 来源:ETC促推智慧停车加速升级 点击:161
随着ETC技术的日臻成熟,高速公路不再是ETC单一的应用场景,ETC“下路进城”,从高速公路缴费延伸到智慧停车等城市服务,已经是大势所趋。而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意味着更大的适用群体和更高的使用频率。
高速公路收费变迁促推智慧停车的新发展
目前,我国高速公路ETC发展已进入成熟期,至2019年年底,全国ETC用户已近2亿户。据测算,ETC的通行收费站的效率至少是人工收费窗口的6倍以上。这么庞大的ETC用户群和超便捷的通行收费方式,在未来相关领域的拓展也是前景可期,特别是智能停车领域的应用。今年5月,国家发改委、交通部印发《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》明确提出,鼓励ETC在停车场等涉车领域应用。2020年12月底前,基本实现机场、火车站、客运站、港口码头等大型交通场站停车场景ETC服务全覆盖,推广ETC在居民小区、旅游景区等停车场景的应用。
ETC目前主要应用在高速公路通行收费管理领域,且发展迅猛。而车牌识别则在停车场收费管理场景中应用广泛。从停车运营管理、快速识别车辆身份、提供安全便捷的收费服务等需求来看,车牌识别此前被视为唯一可与ETC相抗衡的模式。那么两者的区别和优势在哪里呢?
ETC与智能车牌识别都属于无感支付,即通过收费站时,不需要车主有缴费操作,只需要感应识别通过即可。两者的不同主要集中于识别方式,即ETC采用无线通信信号及相关设备相感应的方式自动识别车牌信息,车牌识别则采用高清摄像头高清拍照识别车牌。从识别率来看,因ETC主要依靠通信信号进行识别,不受车辆行驶速度、周围环境、天气等因素影响,识别快速、准确、稳定。而车牌识别的优势在于其记载车辆的号牌、车主信息等,可以方便交警识别违规行驶车辆,提供侦查的线索。
关于二者各自的优势,总体来说,ETC这种模式相对比较成熟,且是国家部委重点推荐,普及率也迅速提高,在识别车辆身份、支付便捷度等方面来讲,ETC要优于车牌识别。但是ETC要进入停车行业领域,必将有很多路要走,如停车场需要面临的支付环境、识别对象和设置个性化场景等要求,相比高速公路来说要复杂得多,车牌识别在这些方面的表现要远远优于ETC。
车牌识别与ETC深度融合、共谋发展
现今车牌识别技术在交通管理,停车管理等方面都已经非常成熟,广泛应用于海关物流园、旅游景区、机关单位、物业小区、商业场所、工地等等场景,并对不同的场景设置不同的停车系统方案、收费方式和优惠方案,是目前停车场景应用最为广泛的车辆检测技术,加之现今移动支付发达,使车牌识别技术更臻于完善。ETC虽然快捷、方便、省事,但从管理方投入成本而言,ETC所需要的前期投入相对较高。
综合来看,ETC与车牌识别在停车领域是互相补短,合作共融、共盈的趋势。政策推行ETC向停车场上的应用也会促使只有视频识别的停车场改造成“ETC+车牌识别”的综合模式。也或许将来,ETC仅作为一个支付接口,一种停车收费线上支付方式,与车牌识别深度融合,且比支付宝、微信等支付方式更快捷、省事、安全,功能也更强一些,这就非常完美了